关灯
护眼
字体:
正文 8-7 高人指点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竺嵩将五味药草石材投入中央大鼎,闭目凝神。果如魁衡所说,这形意气相应、天地人相通的楚王法坛显出不可思议的殊胜。——竺嵩只觉得气脉舒畅、通于远方,与周围强大而平和的气场互相吞吐,无比安详、踏实。与此同时,心神意念也迅速沉静、集中,仿佛前后皆能通达万载,与自然之道冥合无二。与此境界相比,自己平时的状态就像是井底之蛙、惊弓之鸟。

    竺嵩随即要导引意、气、法力入鼎,却发觉三者皆沉溺深定、难以调动!竺嵩用力收摄,却又显见与定力相离,难承坛场之妙……

    魁衡本以护法为念,也在入定,其气与竺嵩相通。儿子那里一动,他知是遇到阻碍,便以心神传语:“嵩儿,别急,慢慢来!”同时通过座下相通的玉脉,将自力输给竺嵩,以护周全。

    正在此时,坛上三座中空着的那个偏座上忽然现出一人——此人身材瘦高、面容苍老,头戴儒冠,身披便袍,说话清健有力:“闭目凝神,可以入定,当其开,有定之用!”

    竺嵩恍悟:眼为神之门,闭目养神,开目用神,才是厚积薄发之理。于是他凝聚神气,忽地张目,就见那九鼎震动嗡鸣起来!

    那老者又对魁衡言道:“五行有道,各本其方,使物自旋,当与道应。”

    魁衡言下即悟:“对呀!我怎么就没事先想想,那几味药材正可分为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五行之属——黄泉硝属土,碧落英属水,执念眼聚光故属火,楚草自然是属木,木贵专、金贵逆,爱恨草自身分歧,应属金。”

    魁衡想罢,从袖中掏出金边鬼旗,依据五行方位属性,将木、火、土、金、水五材陆续招出,分别挥东、南、中、西、北五方鼎中,这五个鼎口便各自闪出青、赤、黄、白、黑的光色。

    随后又听那老者说道:“世间之法,立志为先,端心正意,志在必得!”

    竺嵩闻言,便寻回初心,炼制楚荆以惩恶扬善、洗冤尽暴、并为母亲积功累德、终有一日母子团聚的意志在这定力之中自然生起,提纲挈领,把这坛上积聚的气、力、心念、自然之理顺利地导入炼化。

    只见那五鼎之光相互穿梭,最终都射入东方之鼎。坛中一震,异象消失,其余鼎中已无一物,楚荆制成。

    竺嵩扭头看了一眼那老者,老者微笑着对他点点头。竺嵩飞身下座,向那老者深施一礼:“老谢老丈指点迷津!”

    魁衡也过来施礼,笑着问道:“老人家,不知您是何方高人啊?是特意施慈悲前来点化小儿,还是有缘巧遇、仗义援手?”

    那老者淡淡一笑:“二位不必客气,老朽蔽日是也。方才是路过此地,适逢其会。与人为善嘛,岂有不管之理?举手之劳而已,算不得什么。”

    “蔽日……”魁衡回想,随后惊问,“怎么,尊驾就是地府提刑大臣?”

    “不才正是。阁下认得我?”

    “在下魁衡,曾与仙师东方先生有过一面之缘。记得在下曾问过他老人家,这鬼界之中还有何高人,仙师答曰,楚河王驾前有一位提刑大臣,名讳蔽日,学究天人,修身持正,堪称一代宗师!”

    “呵呵呵呵,贤侯,那东方先生是将这话讥讽于我,岂能相信啊?”

    “欸,老大人您过谦了。听您的话,竟也知小可的薄名咯?荣幸啊荣幸!”

    “哈哈哈哈哈,”蔽日又对一旁的竺嵩说道,“你快去取那楚荆吧!”

    “是。”竺嵩来至东方宝鼎前,探手够出那一盘楚荆,梳理才知,一共只炼得一长一短两根。

    竺嵩捧至魁衡和蔽日面前,“怪哉,这么多楚草,只得了这两根楚荆啊!”

    只听那蔽日说道:“缚魂楚荆,变化无穷,日用一丝,万世不竭。你方才发了一公一私两个愿,坛中之法便被集中了两次,这才得了两根。”

    “原来如此。”

    “老人家您公务甚忙,今日经此,怕是也有要事在身吧?”

    “哦,这倒没有,此乃老朽的一个分身,到此鬼界之中观气象、辅狱治的。”

    “老大人法术通玄,令人敬佩啊!”

    “欸,不过是些雕虫末技,焉敢受誉?倒是令郎,年纪轻轻便有如此造化,假以时日必成大器啊!”

    “承您吉言。说到这个,小可倒想厚着脸皮再求您件事,不知……”

    “贤侯请讲。”

    “我想请您开恩收徒,让嵩儿投在您的门下,早晚承侍,不知您意下如何?”

    蔽日说道:“贤侯啊,令郎的确是可造之材。我知这孩子如今拜受天庭之职,你们若是求得天庭与地府的敕书,令他不理俗务,专心随我求学,老朽乐意烦劳。”

    “多谢!”魁衡礼毕,蔽日已然不见。

    “爹,您不是说请东方先生教我,怎么又……”

    “嵩儿,东方先生虽学识渊博,但平日放浪形骸,必然疏于见教。只是爹望子成龙,总想找最好的老师教你。如今这蔽日老大人,学识不下于东方公,更兼老成持重;你任人间纠察之职,而他正是总司地府刑律的大臣,虽然一阳一阴,但审狱之道,其理相通。你说,他是不是你这恩师的不二人选?”

    “嗯,言之有理,竺嵩遵命。”

    “另外嵩儿,此事并你那日所说启建官衙之事,皆需同时禀奏天帝、鬼帝。一直以来鬼帝对我家所下诏书,均是经森罗王传谕,由祁松年经办。如今亦不可不知会他,甚至应由他层转鬼王、鬼帝为宜。”

    “爹,您想得周全。我想天庭这边,我们也该先上禀天律司,再由其奏报天帝为佳。”

    “是啊。”

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