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字体:
正文 第44章 7-4 狐后身世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武罗听了又是一笑:“我们先回住处再议吧。”说罢三神隐身,从那梅使面前飞过,回到下榻之处。

    竺嵩又问:“大神你看……”

    武罗正色道:“使者可知,这英招大人和你这个坐骑应龙,都曾是当年神魔大战的功臣,在天界故旧众多。而我则远离世事,一直在青要山闲居。我看您是所托非人啊!”说罢卧在椅子里一言不发。

    竺嵩听她这样说,又知一直以来便偏劳武罗,也不好再强求,便向英招说道:“英兄,小弟孤陋寡闻,原来你曾是上古神将,失敬了!这武罗大神所说也有道理,要不劳驾您走上一遭?”

    “竺兄,你莫听她巧言脱责。我几千年前就被派到地府,天神们谁还与我熟识,谁还能买我的账?”随后一指武罗,“她是天帝的宠妃,谁不得给他个面子?”

    “呵呵呵,”武罗一跃而起,“原来你是介意这个。没想到你身在地府,对天界之事却不乏关注,是只对我一人,还是……”

    “够了!你那么大名声,天下谁人不知,又假在下一二谈乎?”

    “哼,一个大男人如此小肚鸡肠!我看你也就只有跟我斗嘴的能耐,若我所记不错,此事从始至今你还没出过什么力吧?”

    “你……好,那你我上下求索,这地下的话由我来问,如何?”说罢他摘下神弓,朝向地底就是一箭,“扑”的一声,一个纯黑袍服的干瘦老者立于四rénmiàn前。

    “鬼封山土地见过各位大神!”

    “我来问你,这狐族的基地为何会在此处?那狐后郑南是什么来历?”

    “大神有所不知,那狐后就是楚国的郑袖啊!”

    “什么?”武罗反常激动地问,“她就是郑袖?那个骗楚王割下嫔妃口鼻的妖后郑袖?”

    “大神莫急,正是。在那之前她便是狐妖了,后因曾脱胎为郑袖而声名大振,又利用飞黄事件及与楚王的关系大做文章,竟让原本各自为政的各地狐族统归于她麾下。”

    竺嵩说:“看来这狐黄二族结怨之事,其中有多少是那妖后的刻意安排还不尽知。此外为隐瞒所谓参天之情,历次被擒的飞黄魂魄必为妖后所禁。眼下一是到天界打探,一是zhìfú狐后,令其交出飞黄真魂。”

    土地叹道:“哎呀,依老朽看,zhìfú那狐妖怕是不易啊!若论修为,他们怎能与各位大神相提并论?但狐类擅长阵法,其阵多有通天彻地之神功。加之彼等狡猾善辩,即使交出俘虏,其中真情仍然可以抵赖不认。”

    武罗打断道:“好了,你们在此静候,我这就上天。‘上下求索’,真是个妙语啊……”说着腾云入空。

    英招自言自语道:“她竟专称我说的那个‘上下求索’是妙语,却也奇怪……”

    土地坏笑,言道:“您是武将出身,对这类细节不甚关注。当年楚国大夫屈原被奸人陷害流放,萍踪浪迹之中乃作《离骚》,其中一句便是‘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’。

    那屈原灵性通透,曾飞升天界,在青要山邂逅武罗女神,一见如故。二人相约再见,但屈原心系家国,还是还魂俗世,终未赴约。这曾一度被传为佳话。

    那屈原被害即与郑袖有关。因此这武罗大神才不惜上天入地奔走,为屈大夫报仇。”

    “原来如此。那以她的神力,为何不去寻那屈原?”竺嵩问道。

    “这个,小神就不得而知了。”

    “你还提到楚王,莫非他也与此案有关?”

    “小神正要讲。方才英招大神问这狐族基地因何建在此山之中,便是源于那楚王。

    当初楚怀王被张仪所骗,又听信郑袖之言将其纵放,终于为其所害,客死异乡。怀王死后其心不甘,魂归鬼封山,在楚王岭称王。

    那郑袖死后还其狐鬼之身,以神通见到楚王,再翻前情,以担心张仪送来měinǚ与其分宠之事为由,将楚王说动,向其借兵,一统狐族。

    随后她便在与楚王岭相对的这座山下组建狐军,在山腰处挖掘深宫,并在山顶建起祠堂,号令全族。

    因此那楚王岭与此地遥相呼应,渊源颇深,如今还时常有白色天狐落于其上。那天狐行踪隐秘,天界尚且不易见到啊!”

    “原来如此。”英招又问,“那这鬼封山主峰又为何人占据?因何长年黑气冲天、冤魂哀嚎?”

    “呵呵呵,大神,你久在地府,可知那八大鬼王之中有一位楚河王殿下?”

    “八大鬼王神秘莫测,我虽身为鬼臣,也仅识得其中的几位。这楚河王实是不知。怎么,他在此处?”

    “大神,南瞻部洲佛法有云:邪见者边地受生。举凡世间偏激自认、心怀大怨者,往往感应到边鄙之地投生。这鬼封山便是鬼界的边地。

    那楚国自君至民多怀大志,但过于执着计较,其心落偏,其行逆天,但也因此积累了不少功行神通,于是生于此处,成为威德之鬼。

    此类众生中具大威德者便成为斗战之神,即佛法所云‘修罗’,并常投生人间而志于杀伐之业,那楚河王便是如此。而被捕入地狱受刑者,多是出于此类心性而造大罪的众生。二者意气相投,便由这楚河王专司地狱之罚。

    因地狱戾气太重,设在地府之中多有不便,便设于这鬼封山地下。故尔此处长年怨气积聚,黑气蒸腾。”

    “原来如此。我们此前抓捕地狱之犯,均移送楚河王殿,没想到最终是被投入此地!想必此山中那些偏执怪癖的鬼众也是因与此气相通,又无重罪,才生到此处长年为鬼的吧?”

    “正是此理。”

    (本章完)

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