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字体:
正文 第37章 6-1 两次指点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竺嵩便对龙周说道:“我看这神弓破土而出就是你我有缘之意,你就跟着我吧。不过你毕竟形貌更近鬼兽,如果不觉得委屈,做在下的坐骑如何?”

    龙周道:“这有何不可?当初我便是禹王的坐骑。就这样吧。”

    竺嵩恢复鬼身,收起神弓,乘上龙周,那龙周的手臂便化为两扇大翼。

    二人再入轩辕褡,及至传出,竺嵩发现,自己竟不是在之前放置轩辕褡之处,而是置身于一座开阔幽静的林苑之中。

    时已至夜,园中无人,左右分别是一座小庙和一个坟包,以及石人石马等物。面前站着个高大的黑面将军,那轩辕褡却在他的腰间!

    “你,你是何人?”

    “周仓是也!”

    “什么仓不仓的,因何偷盗我的宝物?”

    “什么?你连爷爷我的名也不知,还污我行窃,着刀!”

    竺嵩见此人高大威武、杀气腾腾,预感到会动手,已有所准备。他扭动龙周,挥舞蛇杖,跟周仓战在一处,发现此人刀法精奇,力大招疾,虽不及前次的英招,却也极难对付。

    竺嵩凝神作意,又使出八卦法术,水火雷雾在这院中喷涌弥散。

    “诶,等等!”周仓跳出圈外停战,“好家伙,这样打法还不把这关林圣地毁了?你赶快住手,我还你宝贝便是。”

    “早知如此何必当初,哼!”

    竺嵩接过轩辕褡。那周仓却笑了:“娃娃,你开始那些杖招还不错,后来这喷水吐火的伎俩却不咋地。反是你这个坐骑的一条大尾煞是厉害,呵呵呵。”

    “哦?”这话恰说中竺嵩的心事。自上次对战英招他就觉得,通过九头蛇杖发出那八卦法术似乎有种力不从心之感。听周仓这话,难道是要指点自己?想罢他抱拳道:

    “在下才疏学浅,并不知您是这世间的名人。似阁下方才之言,是否看出我这法术的破绽?还请将军指教!”

    “哈哈哈哈哈,你这娃娃倒有些意思。也罢,你听我说来:你这件兵器本有神力,与你那水火之术却非同源。你将那法术导入这兵器再传出,虽可更加灵便,但其锋已损,如刀已无刃,如何伤人?”

    竺嵩心中一惊,“对呀!我先入为主,只把那灵龟之力引为法术之源,其实这九头蛇本身并不逊于灵龟。如今二灵皆归我身,任意驱运便是,又何必自找麻烦呢?”想罢又道:“多谢前辈指教!依您看,我可否令二力相容、法力倍增呢?”

    “这我却不懂。我也没你那么多把戏,只有这一口刀。打起来也是一个,刀就是我,我就是刀。”

    竺嵩恍悟,想自己自从梦中得了那九头蛇杖的招式,便一直迁就那招式,人随杖走,而非杖人合一。再加上那灵龟之力,更是无法一体熟运。

    于是他深躬一揖,谢道:“多谢将军指点迷津!”

    “哈哈哈哈,孺子可教,有趣,有趣!”

    “敢问将军,此处就是关林?”

    “正是。”

    “关圣公现在此处?”

    “不错。”

    “那您在这里是……”

    “咳!你这娃娃,不学无术。世间谁人不知我周仓追随云长公,跟他老人家情同手足。如今我大哥坐镇一方,为世间的大神。我也是天界敕封的正神哩!”

    “原来如此。”

    “嗯。今日我循例到各处巡查,便见到这物事,像个宝贝。还以为是上天给我的酬劳,没想到是你这个小鬼之物。”

    “前辈,我平时游走四方,专喜欢结识一些非凡之人。今既到此,我想见见关公,不知可否?”

    “这有何难?你随我来!”

    于是周仓飞身进入那座墓冢之中,竺嵩跟入,途径墓道,来到一间大殿门前。

    周仓刚行至殿门口便高呼道:“哥哥,我回来了!”随后回身对竺嵩说,“此处如今乃是神域,我要先进去说一声,才能带你进去,否则要领个大不是哩!”说罢他入内请示,片刻之后回来,笑呵呵地对竺嵩道:“来吧!”

    竺嵩也不懂什么礼仪规矩,直接跨着坐骑龙周进了来。只见殿中陈设乃是汉代王侯法式,中间的书案之内盘坐着一人,身躯高大,凤眼长须,身着绿袍,威仪具足。在其两侧还有四案,围成扇形,其中一个位置空着,另三张桌案后分别坐着一个年轻的武将、一个稍显苍老的文臣、一个黄白miànpí的中年将军。

    竺嵩看罢,朝那中间的神尊深躬一揖道:“竺嵩久闻关圣帝君大名,特来拜会!”

    关圣打量竺嵩多时,道:“阁下从何处来?”

    “我是鬼界之人。”

    “哦。”

    周仓插话道:“我大哥目下乃是日德星君,称星君即可。”说罢坐到那个空位中去。

    关圣让道:“坐吧。”竺嵩便在他手指的座位落座,龙周立于身后。

    关羽问道:“我看阁下这身衣甲、这件兵器、这副坐骑皆非凡品,莫非有什么渊源?”

    竺嵩笑道:“不瞒星君,这都是机缘所得,对了,我还有一件宝贝。”说着他伸手取出英招之弓,置于面前的案上。

    关羽和另外四人以神目打量了那弓一番,互相点头赞善。关羽道:“竺兄弟有如此机缘,真是福报不浅啊!”

    “哪里!我听闻星君忠义之名贯于天下,为万姓称道,有武中圣人之称。竺嵩算不上什么武士,却对侠义之道颇为倾慕,故此想请星君垂教,品性武功如何修为,以资前路。”

    那关羽闻此言,颔首捋髯道:“人生在世,贵尽忠孝节义等事,方于人道无愧,可立于天地之间;若不尽忠孝节义等事,身虽在世,其心已死,是谓偷生。

    凡人心即神,神即心;无愧心,无愧神;若是欺心,便是欺神。故君子三畏四知,以慎其独。勿谓暗室可欺,屋漏可愧;一动一静,神明鉴察;十目十手,理所必至。况报应昭彰,不爽毫发。淫为万恶首,孝为百行原。但有逆理于心有愧者,勿谓有利而行之;凡有合理于心无愧者,勿谓无利而不行。”

    “多谢星君。竺嵩受教了!”

    (本章完)

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