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字体:
正文 第三十七章 封建残余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这就是所谓的离婚不离家。
  
      在外人看来,这前夫是多么的有良心。
  
      已经休离完毕,还让前妻留在自己家里生活。
  
      心多好。
  
      事实上,原配也无处可去,娘家人不会接受一个被休弃的女儿。
  
      新的文明只是一小部分人接受的。
  
      更多的人还是旧的文化。
  
      即使她们无过。
  
      只是丈夫嫌她们没有知识,没有共同语言。
  
      但得不到丈夫的欢心,在旧文化里,就是她们的错。
  
      被休弃就是蠢。
  
      可怕的是,她们是无处可去。
  
      她们一生中,基本没有机会外出过,也只有两个最熟悉的地方:娘家和夫家。
  
      如今娘家不要,回不去。
  
      倒是夫家的前任公婆,挽留着她们。
  
      于是她们就留在原来的地方。
  
      依旧是伺候曾经的公婆,养育儿女。
  
      只不过是从原来的守活寡,变成了被休弃的。
  
      好在是丈夫和新欢一般不会回老家。
  
      他们多是在大城市。
  
      而封建残余自然是在老家农村。
  
      她们中有不少人还要对夫家人感恩戴德。
  
      因为原本的夫家还愿意收留她们,没有把她们赶走。
  
      其实在余颖看来,夫家人当然愿意收留她们,这样前儿媳还是会尽心尽力地照顾长辈。
  
      和原本一样。
  
      没有什么改变。
  
      至于儿子那边,就是嘴巴说得再狠。
  
      夫家的老人,只怕心里也是美滋滋的。
  
      儿子就是能耐,在外面有女人照顾,还可以再生几个孩子。
  
      这下子老家和儿子,都有人照顾了,挺好的。
  
      反正古代很多男人是这样,大老婆在老家尽孝,小老婆在外面照顾夫君,恩恩爱爱的。
  
      近千年如此。
  
      倒霉的人就是可怜可敬的原配。
  
      她们明明是受害者,却一次次被伤害。
  
      很多旧式女人,在短短的几年内,被颠覆了所有的观念。
  
      她们是茫然的。
  
      不知道将来的路,往哪里走?
  
      曾经奉为箴言的一切,都被打上封建残余。
  
      而她们也成为封建残余的一份子。
  
      被某些人鄙视。
  
      余颖对曾经的她们,报以深深的同情。
  
      她们不是封建残余。
  
      真正的封建残余,是在后世还在鼓吹女德的人。
  
      关于封建残余的事情还没有过去,又有新的问题出现。
  
      整个国家进入军阀割据的时代,跟着是异国入侵。
  
      很多女性在风雨中,还是挺过来。
  
      只是她们吃的苦,太多太多。
  
      旦旦没有说话,而是分享了一下余颖的思绪。
  
      因为它不是人,自然不能体会女性在这其中的憋屈感。
  
      于是它转移话题问:“那么你看到是什么电视剧,为什么会有很大争议?”
  
      “嗯,电视剧里的女猪脚一直惦记着生儿子,如果生不出儿子,在她看来就是滔天大罪。”
  
      “嗨,就是这样啊!”
  
      “是的,很多年轻观众就说女猪脚脑子有坑,生男生女都一样。”
  
      “要是在现代社会,大肆提倡男女平等的情况下,这种必须生儿子的想法,的确是有病。”旦旦中肯地说。
  
      “但,那是民国,整个社会大环境都是要儿子继承家业,而且女猪脚就是一个旧式妇女,没有新文化的洗礼,这思想很真实。”
  
      “看电视时,不就是应该尊重历史,然后警惕女德的死灰复燃吗?”
  
      “应该。”
  
      “电视、电影也好,可以适当的夸张,或者改动,但整体上应该是尊重历史,不然就直接说一下是搞笑,不要说什么尊重历史。”余颖有些感叹地说。
  
      然而有些导演,最喜欢的是挂着羊头卖狗肉。
  
      把白的说成黑的,把妖女洗白了圣母。
  
      搞得后来,余颖根本就没眼看啥宣扬尊重历史的爽剧。
  
      当然,这种想法她没有说出去,因为人家已经爽到国际上去了,大卖。
  
      反正自己心里有数就好。
  
      旦旦说:“你才想着让那些女孩子学会尊重别人的想法,只要不出格就是。”
  
      “是的,其实大体上的三观正就好,但只要是能思考的人,在小的问题上,还是会有分歧的。”
  
      “你打个比方。”
  
      “比如说,有人想要孩子,甚至拿自己的命换都可以。”
  
      “也有人打定主意,不要孩子。”
  
      “在要不要孩子上,她们就是有分歧的,但谁也没有错。”
  
      “这是看自己的选择。”
  
      “嗯,明白了。”旦旦点点头。
  
      “我真的希望,她们的后代能够在有一天,可以选择自己的路。”
  
      “自己的路?”旦旦说。
  
      “是的,现在的女性教育,更多是让她们贤良淑德,扼杀了她们的创造力,也禁锢了她们的思想。”
  
      “她们一出生,就大都只有一条路,做个贤妻良母。”
  
      “我希望的是,她们的路可以自己选。”
  
      “如果她们中有人,想要当贤妻良母的,就去做贤妻良母。”
  
      “想要去做研究的,就去研究,想要去在官场上、战场上大显身手时,也去做。”
  
      “原本的教育,太过单薄,一味让她们示弱,给她们一个机会,甚至说起来不是机会,只是一个个火种,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。”
  
      “另外,也希望她们少走弯路。”
  
      “哈哈哈,你的想法挺独特的,为什么贤妻良母也是其中一种?”
  
      “因为做贤妻良母,也是一种女性自我的选择。”
  
      “真的,这不是我在胡说。”
  
      “能在各个领域里,大展身手的女性是值得尊敬。”
  
      “但不等于那种想要做贤妻良母的,就是不好的选择。”
  
      “想要做一个贤妻良母这没错,当然,这必须是她本人的意愿,而不是被逼的。”
  
      “最终得益的是她的家人,只要她的选择是有利于社会发展,为什么一定要反对?”余颖说。
  
      “对于同胞,应该学会看别人的优点,而不是只要和自己思想上有些不同,就感觉一定是异端,非要争个你死我活。”
  
      “嗯,这一点我赞同。”旦旦点头。
  
      “如果,你还是活在原本的世界里,大概就是一个良母。”旦旦说。
  
      “良母?我不知道自己算不算?”余颖摇摇头。
  
      然后她说:“在孩子出现问题时,并没有察觉出来其中的原因,在这个过程中,我是有所愧疚的。”
  
      旦旦看了一眼余颖,它并不明白人类情感中的亲情。
  
      它不是人类。
  
      但余颖这些年来,可以是费尽心力来完成任务。
  
      就是为了回到现实社会里,回到还是孩子的儿子身边。
  
      她付出了那么多,旦旦觉得她是一个良母。
  
      在任务里,她也是尽心尽力教育自己身边的孩子。
  
      旦旦猛地冒出来一个念头,就问:“你之所以对任务里的孩子们很好,是不是移情作用?”
  
      “应该有些,毕竟我也是为人母过,很明白委托人的心情,而且养育孩子们,就像是栽树,会有成就感。”
  
      “嗯嗯,应该是这样的。”
  
      “其实说起来,你应该在任务里带过不少孩子。”
  
      “对,正是因为带过不少孩子,才会不反对女性成为贤妻良母。”
  
      “说句不客气的话,要是让母亲和父亲分别养育孩子,在同样的经济条件下,只怕做母亲的。养活儿女的成活率,要远远高出父亲。”
  
      “女性在脾气秉性上,更适合带孩子。”
  
      “当然总是有异类,也有男性把孩子带得很好的,有妈妈带孩子是一直处于危险的边缘。”
  
      余颖说到这里,微微耸肩。
  
      “事实上,做父母亲,是很容易的事情,只要生下孩子,就自动成为父母,但想要做好,并不容易。”
  
      “做父母亲,并不需要考试上岗,所以会出现那种不负责的父母。”
  
      余颖的脸色并不怎么好看。
  
      在经历的任务世界,她遇到过太多的父母。
  
      有恨不得为儿女付出一切的父母。
  
      但也有狠心的爹娘。
  
      甚至虐待儿童的,有不少是孩子的亲生父母。
  
      很坑的是,法律上竟然没有规定,要剥夺这种父母的监护权。
  
      让那些可怜的孩子,又不得不回到虐待者的身边。
  
      只希望,有一天能够让孩子远离虐待他们的人。
  
      当然,这种想法她并没有说出来。
  
      而她所要做的是,让更多的人有这种想法:即使是父母给予了孩子的身体,但孩子的一切,还是属于他们自己的。
  
      做父母亲的,有责任把孩子抚养到成人。
  
      因为是他们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。
  
      “真的不明白,既然不想着好好养大孩子,又为什么要生下他们?”旦旦问。
  
      “在这个时代里,就没有什么有效的避孕措施,自然是容易怀孕。那么,也只能是生下来。”余颖回答道。
  
      旦旦听了这话,有些瞠目结舌。
  
      跟着余颖说:“当然,也有人把儿女视为可以买卖的商品,生下孩童后,就卖掉。”
  
      “我并不认同这种作为。”
  
      “因为父母的身份,以及在尽父母的义务过程中所付出的一切,就可以高高在上?”
  
      余颖微微摇首。
  
      “甚至有人视自己的孩子,为自己的私人财产,想打就打,想骂就骂,想卖就卖,这是不对的,是违反人伦的。”
  
      可惜的是,在很长一段时间里,这种思想并不会被认为是错的。
  
      在他们眼里,只要是父母亲说的做的,都没有错时。
  
      “真的可怕。”
  
      “噗!天下无不是的父母!”旦旦笑着说。
  
      这一刻的它,正好也想到这句话。
  
      余颖摇摇头说:“这话当然是假的,父母亲也是人,怎么可能没错?”
  
      “这一点就是儒家的圣人到了,也不可能说自己全部对,从来不会错。”
  
      “所以父母亲当然会错。”
  
      “其实这句话原意是这样的,做儿女的尽量不要直接指出错误,而是尽量婉转地说出来。”
  
      “因为做父母的人,往往年纪大了,有可能承受不起劈头盖脸的指责。”
  
      余颖一摊手说:“现在很多时候,人们都喜欢断章取义。”
  
      “嗯?”旦旦有些疑问。
  
      “断章取义,就是明明原话的主人是一个意思,结果解读的人,在引用时就扭曲了原本的含义。”
  
      “儒家典籍中,还常常有这种情况。”余颖说。
  
      “流传后世的某些典籍都是经过阉割的,为了博取统治者的欢心,学习典籍的人,就进行了删减。”
  
      “除此之外,某些人会只截取对自己有用的话,或者是宣传他们觉得合适的话。”
  
      “比如说有人常常会说:子曰:以德报怨。”
  
      “要是只看这几个字,解释一下,就成了圣人希望大家面对仇人时,也是要施恩的,以和为贵。”
  
      “而不是正面杠。”
  
      “事实上,圣人下面还有一句话,整个含义就是来了个大反转。”
  
      “圣人原本的话是说:以德报怨,何以报直?”
  
      旦旦有些晕。
  
      余颖说:“真的含义是,对仇人是施恩,那么你该怎么对待自己的恩人,只是施恩吗?”
  
      “要是这样做,怎么看,做仇人比作恩人好,因为算计了别人,还和恩人一个待遇,这种情况实在是让人意难平。”
  
      “是啊!原来如此。”
  
      有了后面一句话,则整个话都变了含义。
  
      “以德报怨在我看,就是傻子行为。”旦旦说。
  
      余颖点点头。
  
      她更认同:以牙还牙,以眼还眼。
  
      “同样的,那种理直气壮对儿女说天下无不是得父母的人,往往是并不知道真的含义,拾着鸡毛当令箭。”余颖淡淡地说。
  
      “在我看来,错了就是错了。”
  
      “知道错了之后,勇于改正或者是接受教训,这才是真正的处理方法。”
  
      旦旦笑起来,它的主人有时候就是有些话痨。
  
      “当然,不可否认,只要是正常人类,听到批评后,多多少少是会不高兴的,这是正常的情绪。”余颖说。
  
      “你也会不高兴?”
  
      “会的,我当然会生气。”
  
      “讲话也是一种学问。”
  
      “有些人并没有学会真正的讲话,如果他学会真正的讲话,那么他会过得更好。”
  
      “旦旦,我不知道你的什么感觉,我只说说自己的想法。有时候有人点出你的错误,你会欣然接受。”
  
      “而有些人点出你的错误,只会让一般人崩溃,甚至成为仇人。”余颖淡淡地说。
  
      “会不会说话,是两个态度。”
  
      “当然,有时候和某个人闹翻时,就应该怎么说话让对方难受怎么做。”
  
      “比如林家在对上张家时,就不会客气。”
  
      “我说话时,也是让他们丢脸的,他们是会记恨的,但本来就是反目成仇,就不在意。”余颖笑眯眯地说。
  
      这时候,那些小姑娘已经到了放学的时间。
  
      所以都远远地给余颖行礼后,就三五成群地离开这里。
  
      余颖朝她们招招手。
  
      接着走路。
  
      “你也看见了,就如同张长盛一样,对母亲庄氏的话,就没有点出来其中的错误。”
  
      “其结果就是让她,一步步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,最终导致张家一家人去了一个小地方,应该是没有回到京城的可能。”


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