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字体:
正文 第二十三章 商量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      说到这里,杨陵轻轻弹弹自己的衣袖。
  
      噗!
  
      正在漱口的子恒一下子差点呛到。
  
      不由地看向好友。
  
      杨陵一耸肩膀,然后说:“正好我当时四处找寻种田的高手,而那个儿子就是很会种田,所以我在找他过程中,看出来其中的破绽。”
  
      “才救下那对倒霉的夫妻。”
  
      杨陵在救下人后,他们夫妻特意来感谢。
  
      两个人对杨陵是感激涕零,因为差点就是死路一条。
  
      杨陵问过他们夫妻,做娘的有外遇,他们竟然没有发现吗?
  
      他们夫妻两个人苦笑,但没有说什么。
  
      作为儿子的他,是曾经察觉过亲娘的不对劲。
  
      但作为儿子,又不可能出首。
  
      甚至连阻止都不行。
  
      令他们夫妻很为难,不知道该怎么做?
  
      看到了两个人难言的神情后,杨陵恍然大悟。
  
      他们知道。
  
      只是碍于亲亲相隐这一条规定。
  
      作为当事人必须是打掉牙齿和血吞,将丑事掩藏住。
  
      在这个时代里,儿孙辈一开始和长辈对上,就处于不利之处。
  
      杨陵很明白。
  
      儿子后来一想,既然无法对付亲娘,就想着教训了一下那一个奸夫。
  
      最好就此断开他们的奸情。
  
      让亲娘察觉后,心疼自己的情人。
  
      竟然跑去县衙,告儿子儿媳忤逆不孝。
  
      县令大怒。
  
      把他们抓起来。
  
      偏偏他们夫妻又没法说亲娘勾搭别的男人。
  
      搞得人头差点落地。
  
      杨陵就把前因后果讲述了一遍后,然后端起茶盏喝了一口水。
  
      子恒听后,神色是有所触动。
  
      而大郎是一脸的迷茫,这世上还有这样的娘亲?
  
      “爹,有这样的母亲?”
  
      “是啊,这世上啥样的人都有,这种亲娘的确是有。”子恒说
  
      “还有老公公打上儿媳的主意,想要爬灰。逼得儿媳上吊自杀的,所以我现在对嫁女儿是心有余悸。”杨陵说。
  
      这句话一出口,子恒心有戚戚然。
  
      他以拳抵唇,然后说:“和娘倒是不会遇到,因为她只有一个婆婆。”
  
      “哎!你啊!子恒兄,你还是见识得太少,你以为一定是好事?”
  
      “你难道不知道这种只有寡母的家,最好先打听清楚吗?”杨陵说。
  
      他的双眉一挑,看着子恒。
  
      此刻的他是决口不提,这还是余颖提醒他的。
  
      “什么?”子恒问。
  
      他瞪大眼睛杨陵,感觉有些不妙。
  
      当初把女儿嫁过去之前,是仔细考虑过的。
  
      首先女儿也是读过几本书的,当然不可能嫁一个大字不识一个的粗汉。
  
      林家是官宦人家,品级不高不低。
  
      所谓的高门大户是不可能的。
  
      那么嫁女儿的话,从那些刚刚考中的进士里,找一个比较好。
  
      只是,高中进士的年轻人,并不多。
  
      挑来挑去,最终挑选这个女婿。
  
      长得还不错,家里人口简单。
  
      自家女儿嫁过去后,也不会吃苦头。
  
      结果嫁过去三年,女儿很少回娘家,子恒也无话可说,嫁出去的女儿,泼出去的水,嫁进张家就是张家人。
  
      他这个做父亲的,也挑不出问题。
  
      只是他在遇到女儿时,发现女儿看上去过得不怎么好。
  
      但妻子说:做人家媳妇,自然不如做女儿舒服,让女儿忍忍就过去。
  
      他觉得有理。
  
      再加上后来女儿,也说自己活得不错。
  
      他也就是没有再追问。
  
      就在前几天,他才机缘巧合下,知道女婿已经有了一个庶长子。
  
      这是怎么一回事?
  
      为什么闹出去一个庶长子来?
  
      他不由有些生气。
  
      趁着孩子满月时,他派自己的心腹去看了一下。
  
      发现女儿活得不好。
  
      只是看到他们时,会努力笑出来。
  
      知道这个后,子恒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办?
  
      因为妻子一向是认为夫妻就是有些隔膜,做妻子的敬着夫君就是。
  
      对那种让女儿和离的家庭看不上。
  
      认为不和体统。
  
      那么,子恒是知道妻子的想法。
  
      不会希望女儿做什么变动。
  
      而且女儿嫁过去三年,就一直是没有怀孕。
  
      这让他没有底气。
  
      才会和杨陵相约一处。
  
      却很多话无法述说,最后大醉一场。
  
      今天听到杨陵的话,子恒就带着几分狐疑看着自己的朋友。
  
      杨陵摇摇头说:“这世上孤儿寡母生活很不易,有些寡母把儿子养大后,并没有想要管住儿子的想法,喜欢看到儿子家庭和睦。”
  
      “但也有寡母把儿子看的比天大,最看不得儿子儿媳好,常常找事。”
  
      “嫁到这种人家的小娘子很苦。”
  
      话音一落,就听到有东西打碎的声音。
  
      大郎赶紧出去一看。
  
      有个丫鬟手里原本端着的碗一下子掉下来,打碎在地上。
  
      那是子恒妻子王氏让送过来的白粥。
  
      打算让丈夫吃点东西,垫垫饥。
  
      没有想到两个人过来时,更好听到杨陵的话。
  
      失手把碗打了。
  
      “娘,你怎么了?”
  
      “快把嫂夫人扶进来,坐下。”杨陵说。
  
      “林叔叔,你说的这一次都是真的嘛?”
  
      “真的,有些人都是两张脸,人前一张脸,人后一张脸。所以,我才有些担心。”
  
      “应该不会的,亲家这人还不错的,一个人把两个孩子拉扯大。”王氏说。
  
      杨陵此刻想要翻个白眼。
  
      是!
  
      和娘的婆婆作为一个母亲,她把两个孩子拉扯长大。
  
      是一个好母亲。
  
      但和娘可不是她的女儿。
  
      她并没有义务,一定会对和娘好。
  
      没准她会认为,和娘是一个和她抢夺儿子注意力的外人。
  
      恨不得除之而后快。
  
      之所以不想着闹出来,只怕是为了嫁妆。
  
      但杨陵并没有说出来,自己的想法。
  
      因为他对王氏是有一些失望的。
  
      她是和娘的亲娘。
  
      在这个时候,依旧是替另一方说话。
  
      而不是拎起棒子去打人。
  
      心性有些冷漠。
  
      那是她的亲女儿。
  
      而不是外人。
  
      这一点还不如子恒这个做父亲的。
  
      做亲爹的,是借酒浇愁。
  
      虽然没有用。
  
      但态度上还是偏着自己女儿。
  
      在杨陵看来,王氏对这个一手带大的女儿并不怎么关心。
  
      显然子恒也是一样的想法。
  
      看向妻子的目光里,带着几分不快。
  
      王氏有些不自在,低垂着头。
  
      她也替女儿担心,但更怕女儿和婆家人闹翻。
  
      嫁过人的女人,要是被婆家赶出来。
  
      那么林家都会被人指指点点的。
  
      说林家不会教女。
  
      她自然并没有发现她对面的两个男人用眼神,在相互交流着什么
  
      “你怎么来了?”杨陵问。
  
      “夫君,我是给你送吃的,你一早起来,还没有吃饭。”
  
      “没胃口,不吃了。”
  
      “啊!夫君的身体很重要,吃点吧!你放心,和娘夫妻会和和美美的。”王氏说。
  
      “和和美美?”子恒低声道。
  
      对面的杨陵脸色很平静,但是嘴角抽搐了一下。
  
      这是在掩耳盗铃?
  
      这时子恒说:“事情该怎么做,我心里自然有数。”
  
      “大郎,你送你娘去休息一下,过后,你来这里一趟。”
  
      “嗯!”
  
      大郎就把王氏扶起来,笑着说:“娘,你回去休息一下,这事有我们在,一定是没有事的。”
  
      “好好好,这样子娘就放心了。”
  
      看着王氏的样子,杨陵的脸色并不怎么好看。
  
      此刻的他觉得,要是小姑姑遇到这种情况,绝对不会这么做。
  
      一定是想着怎么想办法,治治那一家人。
  
      这一刻,他的想法是无比坚定。
  
      王氏和姑姑相比,就没法比。
  
      云双还是成为姑姑那种类型的女人。
  
      更加令他放心。
  
      这一刻的他,看的很清楚,标榜着贤良淑德的女德,把女人的灵性和创造力都给摧残干净。
  
      只剩下‘贤妻良母’。
  
      而且是带了引号的贤良之人。
  
      要是没有男人在后面支撑住,这种贤妻良母能做什么?
  
      大概就是哭.
  
      或者是找人求救。
  
      就比如说现在的王氏。
  
      杨陵觉得她心里,最大的可能是让女儿忍下去.
  
      大概会说:做媳妇的一般都会吃些苦。
  
      但她们总是比做婆婆的年轻,熬到最后媳妇变成婆。
  
      这样子也就是翻身了。
  
      可是在这个过程中,做媳妇的要经历不少时间的煎熬。
  
      小姑姑曾经说过,在无尽的煎熬下,人的思想常常就此沉沦下去。
  
      她们的心灵,会遭遇严重的考验。
  
      到最后,能够成佛的寥寥无几。
  
      更多的人,变得是整个心灵都扭曲着。
  
      然后找机会发泄出去。
  
      而新一代的受害者就此产生。
  
      如此循环下去。
  
      在小姑姑这种介绍下,杨陵感觉到了很可怕的问题。
  
      更可怕的是,这种情况很普遍。
  
      之所以没有爆发出来。
  
      一是孝道一出,几乎没有人可以抵挡。
  
      二是大家都认同这个价值观。
  
      只是那些脑子不怎么灵活的人,认为唯唯诺诺的妻子不会惹事。
  
      但他们都忘记了一件事。
  
      一旦家庭面临外部压力时,她也没有力量反抗。
  
      她已经被教导成了一棵菟丝花,柔柔弱弱的必须依靠着别人为生。
  
      这时候,根本无法责怪女性的弱势无作为。
  
      既然习惯了唯唯诺诺,自然就不会有自己的主意
  
      在不同时候,长处就是短处。
  
      温和善良的人,大都没有太大的主见。
  
      往往会随波逐流。
  
      也有一些女性在女子无才就是德的论点下,成长起来。
  
      并没有唯唯诺诺。
  
      看上去爽朗大方,为人做事很是讨人喜欢。
  
      但她们也有问题。
  
      她们因为未知,做事时没有什么畏惧之心。
  
      会狂妄自大,最终给自己和自己的家庭惹来天大的危险。
  
      等到知道,也已经晚了。
  
      不是她们愿意找死,而是她们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,就是在找死。
  
      比如说放高利贷,比如说包揽讼事。
  
      只要有钱挣,她们就去做。
  
      根本就没有想到自己的所作作为,是触犯了法律法规。
  
      不知道自己是在作恶,很可怕的。
  
      这还是他旁听小姑姑,给女儿云双上课时听来的,这简直就是打开他的新世界。
  
      他发现自己是低估了女性。
  
      小姑姑曾经说过:女人也是人,有自己想法。
  
      尤其是小姑姑还特意点评了,长安侯府的那几个女性主人。
  
      之所以用侯府人做例子。
  
      是因为云双是相对熟悉的人。
  
      好理解。
  
      比如说甄母这个人,她的确是心里有些疼爱云双姐弟。
  
      也会照顾他们两个人。
  
      但是有条件的。
  
      这前提条件就是,他们姐弟两个人,不能损坏侯府的利益。
  
      侯府的孙儿和外孙、外孙女比,老侯夫人心里自然是更加看中孙子。
  
      一旦杨家事,触及侯府的利益。
  
      云双姐弟势必遭到抛弃。
  
      比如说,后来侯府要求拿回一部分嫁妆时,老侯夫人应该是不知道。
  
      但后来一定知道。
  
      她却没有再派人来说一下。
  
      说明她不得不认同儿子们的想法。
  
      即使是带着几分被逼,但最终还是将大宝姐弟两个人抛弃。
  
      在她心里,就是再看重死去的甄氏。
  
      和侯府一家人相比较后,分量就很轻微。
  
      更何况是大宝姐弟。
  
      甄氏要是地下有知,只怕要气哭。
  
      断亲后,如果大宝姐弟有一天发达后,说不定她会后悔。
  
      但现在的她,更明白年纪大的她,也许没有看到杨家发达起来的机会。
  
      干脆就不再想将来,还是先顾好现在。
  
      听了余颖的分析后,云双倒是没有太过伤心。
  
      毕竟她和这个外祖母,一点也不熟。
  
      没有寄托希望,就不会失望。
  
      她整个人更想着看看其他人的情况。
  
      跟着,余颖就分析了一下大宝他们的大舅母。
  
      这人是个继室。
  
      多多少少是有些低人一等。
  
      娘家人就没有拿的出手,都是咸鱼。
  
      再加上嫁进来时嫁妆少,底气更加不足。
  
      这几个条件,搞得她自己在婆母面前没有什么地位。
  
      注定不是受宠的儿媳。
  
      甚至作为长媳,连掌家权也没有拿到。
  
      反而被二房抢走。
  
      听着余颖的分析,云双是有了很大的进步。
  
      就连杨陵都是有所悟,因为他这人一向是不注意什么后宅。
  
      怎么也没有想到这其中,颇有道道。
  
      在看到王氏的表现后,他马上就看出来王氏不靠谱。
  
      才会让子恒的儿子把他亲娘扶回房间里去。
  
      想要和菟丝花商量问题,那是做梦。
  
      她们往往柔弱惯了。
  
      处处要习惯低一头,只会哭哭啼啼的。
  
      有她没她,都一样。
  
      还是他们自己商量一下就好。
  
      “子恒兄,你想好了吗?”杨陵说。
  
      说起来这些年来,子恒和他算是真的好友。
  
      早年他不在京城里,在官场上这些年来,有什么风吹草动都会告知一二。
  
      两个人关系很铁。
  
      要不然,他也不会出头管这事。
  
      而大郎也把王氏送回去,他自己快步回过身来。
  
      杨陵一点他,说:“大郎也坐下听听,以前我总是认为后宅之事,男人不应该管,应该把目光放在大事上。”
  
      对面的父子两个人都是愣了一下,这说法没错啊。
  
      大郎就找了个地方坐下。
  
      他有些不知道该怎么说,他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男人应该是做大事的。
  
      家里的事情都是小事,不必太在意。
  
      亲娘管着就是。
  
      这时候的大郎欲言又止。
  最快更新,无弹窗阅读请。


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