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字体:
正文 第二十五章 皇帝的怒火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  当然即使皇帝不说,但大臣们里基本上该知道的人,都知道。
  
  对于这种局面,谁也不会傻乎乎点破。
  
  所以心里有数的大臣们,自然会支持皇帝的决定,毕竟像陆昭仪这种行为必须制止。
  
  如果那个女人只是跑出去,然后躲起来,没有人知道,以为她死了,也就算了。
  
  就算是另外嫁人,静悄悄的,都还好说。
  
  偏偏那位跑到帝国的死敌那里,传过来不少消息,在那里风流无比,那就是另外一回事。
  
  不管怎么样?
  
  一个宫里的妃嫔跑到外面去,如此这样行为。
  
  那就是给文帝戴绿帽子,而且妥妥的在打文帝的脸。
  
  打的是啪啪直响。
  
  作为臣子,都清楚一句话:主忧臣辱,主辱臣死。
  
  那么,他们自然是同意,并且会支持帝国打这么一仗。
  
  但有些二愣子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,而且他们就是不喜欢打仗,纷纷上奏折,建议和谈。
  
  甚至还联合起来,弹劾北部的军政长官。
  
  什么滥杀,什么其心不良,甚至是指着庆东侯府的人说,他们想着造反,不然怎么大肆整顿军队?
  
  庆东侯府的人,根本是不怎么说话。
  
  甚至不打算自辩,毕竟皇太后可是打着庆东侯府的旗帜去长吉府。
  
  他们说什么?说是皇太后干的?
  
  这个时候,当然要保密。
  
  倒是皇帝大怒。
  
  说句不客气的话,坐在龙椅上的皇帝感觉自己是如此的暴躁,尤其是听到那些人哔哔个没完的时候。
  
  之所以会这么焦躁,是皇帝接到母后传来的东西。
  
  当看清楚皇太后写来的东西时,皇帝都吓了一跳,军队上的人,还没有开始打仗,已经减员三分之一。
  
  减员不是死人,而是吃空饷的问题。
  
  这么一算的话,所谓的多少多少人数,都要大打折扣的。
  
  一百万的军队,实际上最多不到70万人,其他的都是胡编出来的。
  
  想到这里,皇帝是无比的焦躁。
  
  自己亲娘查出来的,皇帝当然信。
  
  问题是,这还是情况最好的北部边军,只怕别的地方,军队里的人能有一半就好,另外这里面还有一部分老弱残兵,根本就无法打。
  
  一想到这个,皇帝只想骂人。
  
  此刻冠冕下的他脸沉如水,看着下面的人。
  
  还有一件事,那就是下拨的军费竟然没有全额到账。
  
  呵呵!怨不得会有吃空饷。
  
  在母后送回来的东西里,详细列举了养一个全部全脱产的军队,所要花费的钱财,实在不是一个小数。
  
  就是军费全部到账,也不够,更何况被盘剥掉一大笔银子。
  
  再看看眼前这一个个攻击皇太后的官员,皇帝只想着把这些人轰出去。
  
  幸而这一次上朝的时候,因为为了表示郑重的原因,他穿的是最正式的礼服,此刻因为生气的缘故,他头上的冕旒有些摇晃。
  
  这提醒着他,他是一个皇帝。
  
  另外,母后也说了,因为要准备对付卡鲁部落的缘故,所以朝廷上不要太过激进,只要有时间,可以一点点割去坏肉,而不是一次清除干净。
  
  要用最小的代价,换取最大的胜利。
  
  所以,皇帝最终没有出手。
  
  当然,这些使劲蹦达的,皇帝决定有时间再收拾他们。
  
  反正,他比他们年轻。
  
  有些乖觉的大臣已经感觉不对,因为皇帝的肢体语言带着一种暴怒。
  
  后来,虽然皇帝并没有发怒,但他们感觉更加可怕。
  
  那些一直告状的人,还在歪歪唧唧。
  
  最后皇帝不愿意在听到什么质疑的问题,于是就直接说:“这一战,是要捉拿陆家的遗孽,再有妄言和谈者,杀无赦。”
  
  于是,那些歪歪唧唧的家伙终于闭嘴。
  
  甚至他们很快就因为种种原因,被弹劾,跟着调到最偏远的地方去做官。
  
  这让那些家伙大为后悔。
  
  其实他们中的很多人,都是这些年考上来的,自然不知道皇家很多事情。
  
  甚至他们中有人,还想着做名垂千古的忠臣,才会不停地上书。
  
  因为在他们看来,这样子就可以制住干戈,就是为民请命。
  
  简直一个个都感觉自己是国之栋梁,为国为民请命。
  
  直到被贬,有些不明白。
  
  其实,皇帝之所以把他们都贬黜京城,就是让他们好好清醒一下,以为帝国处处都是好地方?
  
  还是有不少艰苦的地方,不要嘴巴很能说,却没有行动力。
  
  另外,和豺狼谈判,然后让豺狼有机会做大,在找机会杀进帝国,这是多么蠢的想法。
  
  再说,朝廷里的大臣们一味想着和谈。
  
  只怕这个消息传出去,卡鲁部落的人心里美得很。
  
  谈判的时候,更加会狮子大开口,给的越多,越会有人更加感觉帝国富庶,想着入主帝国。
  
  这时候,还要谈什么判?
  
  这些年来,皇帝一直知道,那个女人还在准备找事。
  
  让他和那个女人谈判,那是做梦!
  
  就是想要谈判,也要狠狠打一场,再谈。
  
  反正对于不是帝国的人,皇帝根本就不会放心。
  
  事实上,有卡鲁部落的消息传来,说他们也是打算了很久,想要把皇帝、皇太后、皇后都要抓住,甚至有人说要让皇族中人,青衣小帽服侍部落中人。
  
  知道这个消息后,皇帝大怒,把手里的茶杯都砸掉。
  
  对于卡鲁部落的人,他恨透了,只想着把他们统统杀掉,一个不留。
  
  所以想着让皇帝和卡鲁谈判,简直就是做梦。
  
  甚至皇帝怀疑那些一味想着谈判的人,就是受到别人的收买,才会一个劲的哔哔。
  
  后来,皇帝派人调查一番,感觉大部分就是沽名钓誉之徒,于是直接就发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开荒。
  
  他们不是想要出名吗?
  
  那么就好好去艰苦地方做事,自然成名。
  
  一个个嘴巴上叭叭个不停,就是不知道肚子里有没有货?
  
  要是那种只会念念书,动动嘴皮的家伙,给他滚蛋。
  
  反正从今后起,没有做过地方官的人,基本上排除进入高官的行列。
  
  同时,皇帝还抽查了一些人,有些人读书还行,但对于事务,多是敷衍了事,最终被削职为民。
  
  经过这一次的事情,倒是有不少人老实不少。
  
  现在的皇帝倒是不怎么随意打杀别人,最喜欢让那些嘴巴上不怎么老实的,去下面任职。
  
  如果,干了几年,一直没有什么成果,立马让那些人走人。
  
  另外在档案里,留下记录,不得当官。
  
  等后来,有人说出来卡鲁部落的雄言壮语,听到的人都是大怒,再也没有大臣敢在皇帝面前谈什么和谈,只是等着和卡鲁一战。
  
  这些年来,帝国的各个方面都取的不少进步。
  
  武器、盔甲什么的,都是皇太后亲自监督研制而成。
  
  还有马匹,也是在这些年来重点抓的,有了不少的进步,出现了不少骑兵。
  
  为了这一战,可是花费了不少力气。
  
  同样的,路女王也花不短的时间,来建立自己的势力。
  
  事实上,开始的时候,她没有打算投奔北方游牧部落,就想着在南方隐藏起来,然后建立私兵。
  
  毕竟十七皇子还小,想要抢夺皇位也不怎么够条件。
  
  但想不到是,那位皇太后就派人死追在后面,一直追查着她的下落,而户籍制度也是越来越严格。
  
  于是,陆家能操作的空间是越来越少,原本追随陆家的人,都渐渐不愿意追随陆家。
  
  因为没有前途不说,甚至成为帝国里人人憎恨的人。
  
  于是因为种种原因,有人开始出卖陆家。
  
  于是陆昭仪的情况更加是狼狈不堪,不得不到处流亡。
  
  她每每在心里骂着:可恶的土著,她还是低看了对手,早知道敌手是那么难搞定,就应该早早弄死那个皇太后。
  
  可恶,皇太后就是那种扮猪吃老虎的家伙。
  
  文帝在世的时候,为了做个好儿媳,不插手太孙的事情,就装模作样学什么制琴。
  
  其实根本就不是那么一回事。
  
  不然,她做皇太后的时候,扶植小皇帝的政令,就没有错的?
  
  怎么可能!
  
  绝对是早就有所培训。
  
  对皇太后,路女王有太多不服气。
  
  在她看来,余颖就是奸猾无比的女人。
  
  看上去的不贪恋权势,其实未必。
  
  最后反而是陆家的行动,成全那个女人。
  
  一想到这个,陆昭仪就很恨。
  
  因为最后取得胜利的那个女人,一点也不承情,对陆家是赶尽杀绝(明明是陆家犯下滔天巨罪)。
  
  搞到后来,她不得不带着儿子流落到了北方。
  
  这一切都拜皇太后所赐。
  
  哼哼!
  
  以为这样,她就会认命?
  
  呵!
  
  有些东西必须拿回来。
  
  当然,到了北方,也是有好处的。
  
  部落的男人一个个都是豪爽大方,长得也是不错,尤其是热情不行,于是一来二去,她倒是有了好几个情人。
  
  当然这一切,并没有消磨掉她的意志和想法。
  
  所以,她一定要打回帝国去。
  
  不单单是因为想念那些锦衣美食,也因为要踩下皇太后,更是为了她自己。
  
  当然,卡鲁部落的人也一直惦记着帝国,尤其是京城。
  
  据说进去之后,遍地是黄金,到了那里绝对是发了。
  
  作为一个部落男人,不就是应该骑最好的马?
  
  喝最烈的酒?
  
  泡最美的姑娘吗?
  
  到时候,统统抢回来。
  
  所以卡鲁部落里的一部分人,和路女王是一拍即合,因为双方有着共同的目标。
  
  而且,陆昭仪长得还很漂亮。
  
  她不单单是漂亮的问题,还很厉害。
  
  事实上部落里的男人就没有完全能打的过她,所以才会有女王这个称号。
  
  就这样,卡鲁部落的人,在路女王的诡计下,杀掉一批和她不对付的人,于是剩余的人渐渐臣服于这个女人。
  
  在部落的有些人看来,不管她是什么人,只要她带着他们打进帝国,那就是胜利。
  
  路女王打算把整个北方游牧部落联合起来,实行武力逼宫,夺取政权。
  
  反正只要成为皇太后,她做什么都可以。
  
  至于后来的事情,就不要太在意。
  
  这位路女王的打算,余颖是一点也不知道。
  
  事实上,余颖还很奇怪那位穿越女打算做什么?
  
  难道是想着联合北方游牧部落打过来,然后捧着自己的儿子登基为皇?
  
  那么,他会不会还打着恢复正统的说法?
  
  当然帝国的人不会相信,毕竟东宫一脉名正言顺。
  
  文帝留下来的福泽。还是卫护了秦子昊。
  
  事实上,等余颖到了长吉府后,卡鲁部落的消息增多了很多,怎么看都没有感觉出来,这位有什么治国大计。
  
  这位路女王到底是怎么想的?
  
  马上可以打天下,却不等于马上可以治天下。
  
  以为这天下,只要武力强大就可以吗?
  
  早年的元朝人,马蹄甚至踏进欧洲,可以说各个汗国加起来,足足有二千万平方公里,疆土大不大?
  
  大。
  
  而且是兵强马壮,甚至给后世的欧洲人留下了黄祸这一说法。
  
  但元朝才存活了一百多年,就被后来的明朝取代。
  
  之所以朝代的寿命如此短促,很大的原因就是忽视了民心,自恃武力强大,看不起汉人,最终导致那个强大的帝国分崩瓦解。
  
  所以在余颖看来,路女王的举动很是怪异。
  
  她应该知道这种行为并不好。
  
  卡鲁部落的武力是强大起来,但更多就是像强盗一样,只会抢掠,不会建设。
  
  也许,他们卡鲁作为一个部落还成,但想要成为一个国家,还不够格。
  
  以为坐在皇帝宝座上,只要指挥别人做事就可以了吗?
  
  也许能当一段时间的皇帝,但最终只会是镜花水月。
  
  另外这段时间,已经探查出来,十七皇子还活着,但身体不怎么样。
  
  不过余颖并没有派人,去问问十七皇子本人的意见,那是拿忠于帝国的人命去问这个问题。
  
  而十七离开的时候还很小,也许在路女王的教育下,认同路女王的做法,有可能搭上一条忠于帝国的人命,很不值得。
  
  就这样,北部边军在余颖到来后,整编的速度加快,一切都为了大战。
  
  至于卡鲁部落在路女王的到来后,渐渐定居下来,终于有了一个王庭的架势。
  
  事实上,卡鲁部落的人都在摩拳擦掌,把更多的部落圈进自己的势力里,甚至抓取更多的奴隶,就是想着打过去。
  
  连路女王也渐渐压不住这种想法。
  
  因为部落的人,都想着南下,攫取更多的财富。
  
  那些软弱、手无缚鸡之力的南人,凭什么吃的好、住的好?
  
  他们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,才应该得到最美的女人,最美好的一切。
  
  在闲着无聊的时候,他们都是在幻想着怎么能拿到更多的好东西。
  
  他们的心在躁动着,以为南下之后,日子就会好过起来。
  
  当然这一切,路女王也是冷眼旁观,在她的心里就没有别人,其他人是死是活和她没有关系,只要达到她的目标就好。
  
  而余颖接到这个消息,沉思了良久。
  
  “这位是怎么样想的?难道千千万万的人命,在她的眼里,只是数字?”
  
  “亦或者,她已经无法掌控住局面。”
  
  “为什么会这样想?”旦旦问。
  
  “因为这个女人是在走争霸天下的路,不然也不会任由打到京城的言论在部落里传来传去。”
  
  “争霸天下,很容易吗?”旦旦问。

Ps:书友们,我是似水年华流年,推荐一款免费小说

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