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字体:
正文 第十九章 惊不惊喜?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因此,才有了这一次的任务。
  
      甚至余颖终于明白,路昭仪之所以收手不做,隐藏不动,应该是去生孩子,想要个底牌。
  
      那么,为什么对付太子妃,余颖明了。
  
      这一次的余颖有些豁然开朗,感觉路昭仪不单单是幕后黑手的问题,很有可能就是她亲自干的,那么意味着她的身手不差。
  
      不好!
  
      很不好!
  
      延华宫烧了?
  
      是真的无意烧掉,还是有人故意放火烧掉?
  
      在余颖心里感觉,应该某个人的主意。
  
      她应该想要跑掉。
  
      不!
  
      应该是跑掉了,不然不会烧宫殿。
  
      余颖的脸色没有变化,但心里是有些扼腕的。
  
      竟然让她跑掉。
  
      那么,就意味着以后还要找机会抓回来。
  
      但此刻,后宫中除了她这个皇太后出手,应该没有人能制住路昭仪。
  
      早知道就应该不看在文帝的面子,暂时饶过她,而是直接废了她。
  
      但,那时候不好做,毕竟没有证据。
  
      只怕路昭仪知道是谁干的坏事?
  
      是陆家!
  
      只是,现在说这个已经晚了。
  
      这时候,旁观的大臣们也是有些心惊的,毕竟他们现在能感觉出来不管是皇太后,还是路昭仪,两个女人都是很有主意的人。
  
      这一刻的他们,在看向皇太后的时候,心里还是很有戒备之心的。
  
      因为一个好糊弄的皇太后,和一个精明强干的皇太后根本就是两码事。
  
      而且皇太后身后还站着庆东侯府,不好惹。
  
      当然这时候的他们,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处理这个情况,甚至不知道该怎么办?
  
      路昭仪的宫殿失火是不小心出事,还是故意的?
  
      这时候的他们都在思考这个问题。
  
      其中的含义大不一样。
  
      “太妃们之所以过来,是不是有人挑唆?”余颖猛然问出这个问题。
  
      “难道?”德妃、淑妃异口同声道。
  
      虽然她们在表面上一副不相信余颖的话,但其实内心里是有些认同的。
  
      甚至在知道延华宫着火之后,她们从心里感觉不对劲。
  
      她们这时候已经明白,又有些迷糊,这一定不是真的,是皇太后在诈她们。
  
      “是的!如果先皇、诸位王爷、东宫一脉都出事了,那么还留着的皇嗣还有谁?”余颖问道。
  
      “十七!”
  
      “十七皇子!”太妃先后失声道。
  
      那些太妃们一个个不是傻瓜,一点就透。
  
      要是其他皇族,包括东宫的人染上天花,危在旦夕,京城里留下的皇族,的确是只剩下十七皇子。
  
      那么势必是十七皇子登基。
  
      贱人!
  
      这一刻,她们对余颖、皇帝的痛恨感消失了不少,更多是针对路昭仪。
  
      当然,还是有人怀疑东宫的。
  
      不过已经有太妃叫了起来,“怪不得让咱们到皇帝面前闹,她这个贱人。”
  
      “那么为什么烧起来?”
  
      “母后,那么路昭仪想要做什么?”这时候小皇帝问道。
  
      “难道是知道母后已经发现了她在搞鬼,害怕母后,所以放火。”小皇帝说话的时候,语气中很是有些迟疑,皱着眉毛,感觉不对劲。
  
      “我感觉她应该是想着死遁,跑到外面去,然后卷土重来。”余颖冷声道。
  
      路昭仪这人,绝对不可能就这样放一把火把自己烧死,那个女人应该是早有准备。
  
      “早年的时候,她害了我,然后隐藏多年,因为她那时候还没有孩子,所以我就没有怀疑过她,这一次,她大概打算让我们以为她死了,准备憋着使阴招。”余颖说。
  
      她的剖析让不少人恍然大悟,当然包括那些死了儿子的妃嫔。
  
      而余颖之所以故意说出来,是因为她知道路昭仪这人,也许会后退,但绝对是为了更好的进攻。
  
      另外,也是为了预防一件事,明明她本人活着,却因为延华宫留下的焦尸,而被众人认定路昭仪死掉,就放松了警惕,然后那人就可以在暗中搞事。
  
      要知道,死遁这件事,余颖自己已经干过好几次。
  
      所以不看见那个路昭仪的头颅,余颖根本就不会认为她死。
  
      大臣们听了之后,纷纷点头。
  
      而就在这时候,京城外有人看着燃起来的熊熊大火,眼神里不怎么高兴,想不到自己竟然会败在一个土著手里。
  
      难道在古代还真的有所谓的凤凰命?
  
      所以害她的人,竟然没有好报。
  
      可恶!
  
      做了那么多事情,最后反而便宜了那个太子妃,现在的她竟然走狗屎运成为皇太后。
  
      早知道是这样情况,就不应该使用天花,而是一剑宰了他们母子。
  
      可惜的是,有些事情她知道得太晚,说什么都迟了。
  
      现在,成为丧家之犬的人是她。
  
      最可恶的是,陆家人没有和她商量一下,就出手对付皇族,以为这样路家的外孙登上皇位是妥妥的。
  
      却没有想到的是,京城里万无一失的手段竟然失败了。
  
      等到事情尘埃落定,路家自作主张的混蛋才送来消息,告诉她杀皇族的幕后指使就是路家。
  
      说是给她一个惊喜。
  
      哈!
  
      还问她惊不惊喜?
  
      呵呵!
  
      惊喜个毛线!
  
      混蛋,杀了那些想要争夺位的王爷也就算了。
  
      为什么把皇帝一块宰了?
  
      为什么?
  
      她知道之后,一点也没有惊喜的感觉。
  
      第一感觉,就是打人。
  
      一群混蛋,知不知道一件事?
  
      那就是陆家的外孙十七皇子还太小,现在就是登上皇位,也只是一个傀儡皇帝。
  
      不是吧!
  
      难道他们打的就是这一个主意,路莞莞猛地想起这种可能,这一刻她的脸变了好几变。
  
      怎么办?
  
      是跟着陆家人一起走?
  
      还是另起炉灶?
  
      不过这时候的她,想起来自己现在的处境,决定先远远地离开这里再说。
  
      只要,她的儿子是文皇帝的儿子。
  
      那么,她有机会杀回来的。
  
      终有一天,她会成为万人之上的人上人。
  
      所以,路昭仪就扬手挥鞭,带着人扬长而去。
  
      这一次,余颖和路昭仪两个隔空对阵,余颖略胜一筹。
  
      当然主要是路昭仪的猪队友,以为自己办的是好事,其实很low.
  
      另外还有一点,那就是路昭仪低估了余颖,她到现在还以为余颖是原主,所以才会棋差一招。
  
      甚至,就是临走之前,路昭仪还以为自己的死遁成功了。
  
      这样子,就可以由明转暗。
  
      然而,这策略又失败了。
  
      “那么,母后咱们怎么办?”皇帝问道。
  
      “只能等着火势扑灭后,看看有没有人死在里面?只怕路昭仪已经是准备好了尸体。”余颖说。
  
      这时候金殿上的大臣,看着皇太后的目光里,可是带着一种说不出的敬畏,这位皇太后果然是先帝挑选出来的,很强。
  
      于是,他们都是等着答案。
  
      又过了一会,才得到禀告,延华宫虽然火灭了,但已经全毁,因为是有人纵火。
  
      里面有不少人的尸骨,其实就有一个幼童的尸体。
  
      只是有个问题,那些尸体大都已经损毁,所以搞不清谁是谁?
  
      于是,金殿上大臣们的想法是有些复杂的。
  
      甚至有人觉得,刚才皇太后的话是有些危言耸听,明明路昭仪死了,结果皇太后说没有死,还打算隐藏起来搞事。
  
      这是,要转移视线。
  
      毕竟有人还是认同是东宫一脉杀了皇族,至于天花什么的,只是听皇太后说。
  
      上嘴皮一碰下嘴皮,就完了。
  
      太假。
  
      其他人觉得,一种可能是路昭仪母子真的死了。
  
      还有另外一种可能,像皇太后说的一样,路昭仪诈死埋名,带着十七皇子溜了,准备东山再起。
  
      对于其他人的质疑,余颖是不太在意的。
  
      毕竟对于路昭仪的狡猾,其他人都估计不足,以为就是有点小聪明,事实上,路昭仪是相当厉害的。
  
      “让仵作再仔细查查那个幼童,是男?是女?”余颖说。
  
      于是来禀告的人,赶紧下去去找人。
  
      金殿上的人们一个个相互对视一眼,这位新晋皇太后好生厉害,很快就找到突破口。
  
      不过,这时候的他们都不敢交谈。
  
      又过了好一阵子,又有人带着仵作的验尸格到了,仵作查出来,烧死的幼童其实是个女孩子。
  
      而路昭仪生的绝对是男孩,这一点毋庸置疑。
  
      毕竟洗三的时候,有好多人看着。
  
      果然皇太后没有搞错,于是这一刻大臣们都有些懵了。
  
      但还是有人撇嘴,因为他感觉就是作假,太后说让查是男?还是女?
  
      自然是太后认为是男的,就是男的。
  
      太后认为是女的,就是女的。
  
      当然这种话,他打死也不敢说。
  
      但,余颖看得是清清楚楚。
  
      呵!
  
      这个男人又没有勇气,不敢说出实话来,如果他认为不对,就明明白白地提出来,而不是一脸的不屑。
  
      又没有眼力,在皇帝、皇太后面前一脸的不赞同。
  
      成不了大气候。
  
      当然,这时候不是处理他的好时机。
  
      就在这时候,有人问道:“那就是路昭仪为什么会这样做?”
  
      这句话一出口,大家都是用看傻子一样的态度看着他。
  
      路昭仪这样做,当然是为了将来有机会让她的儿子,登上皇位,以图后事。
  
      事实上,大殿上的人,大都是有些认同皇太后的话。
  
      只怕路昭仪要搞事。
  
      “诸位,从今天开始,彻查先帝、诸位王爷的死因,尤其是对陆家要彻查,雁过有声,总是要找到线索,比如说延华宫的宫人还有活着的。”
  
      这句话一出口,让大家就是眼前一亮,有证人!
  
      “既然路昭仪、十一皇子不在宫里,那么昭告天下,路昭仪、十一皇子死去。”余颖说道。
  
      说完之后,余颖环视了一下众大臣。
  
      “遵从太后娘娘的懿旨。”
  
      底下的大臣们不得不同意,毕竟路昭仪的娘家卷进去刺杀皇帝的案子里。
  
      路昭仪现在就是在宫里,也应该去冷宫。
  
      陆家自然是抄家灭族,那么死了就死了,至于十一皇子自然也要被出族。
  
      所以,发死讯也是可以的。
  
      就这样,帝国的人都知道皇族遭到不明人士的攻击,所以死掉好多个,其中包括十七皇子在内。
  
      接到这个消息后,路昭仪倒是没有生气。
  
      因为这段时间里,陆家的很多事情已经暴露出来,可以说,很多人知道,是陆家做的坏事。
  
      陆家的罪行大白于天下,路家人成为人人喊打的恶徒。
  
      她知道那些大臣们,是不会喜欢她们母子的。
  
      但如果有一天帝国的皇族皆灭,或者他们打回去的话,也是可以的。
  
      倒是陆家其他人一个个是暴跳如雷,想不到帝国查的这么快。
  
      但这时候的他们,不得不隐姓埋名,想要找到一个好地方安顿下来。
  
      只是那种热闹的地方明显不行,所以他们只能是去偏僻的地方。
  
      有些不爽的他们,就这样不得不生活在最底层的生活中,幸而在行动之前,他们还是带了一些户籍资料,才找到一个地方落籍。
  
      不然一个不好,就成为流民。
  
      路家人终于感受到了难熬,毕竟平民百姓的日子难过。
  
      对于陆家的遭遇,余颖并没有在意,毕竟打落水狗用不着她出手。
  
      这时候的她,帮着小皇帝稳定整个朝廷。
  
      在很多事情上,她提出的建议还是很不错的。
  
      当然,这些建议并没有以她的名义提出来,而是在和皇帝说话的时候,加以提醒,让皇帝明白过来。
  
      就这样,皇帝终于站稳了脚跟,整个朝廷开始了良好的运转。
  
      这时候余颖松了一口气。
  
      当初以为自己会混着过去这段日子,轻轻松松的。
  
      毕竟文皇帝这人在治理朝政还是不错的,等到原主的儿子长大,正好接班。
  
      怎么也没有想到陆家人会搞出这一套,弑君杀人。
  
      如果文皇帝这人残暴无比,没有什么能力也好说,但文皇帝做的还不错,对妃嫔们的家人也是不错。
  
      甚至陆家作为皇亲国戚,还利用这个身份招兵买马。
  
      怎么看,陆家人都是反骨仔。
  
      在余颖看来,反正路昭仪的儿子是别想着当上皇帝。
  
      就是当上,也是被人推翻的下场。
  
      不知道路昭仪明白这个道理吗?
  
      甚至余颖怀疑,杀掉皇帝应该不是路昭仪的主意。
  
      因为这个女人就是想要杀,也不会选择这个时间段,因为十七皇子太小。
  
      怎么着也要等十七皇子长大点,才可以。
  
      这一点,其实路昭仪是懊恼的,陆家就是一群蠢猪。
  
      而余颖这时候是一点也不同情路昭仪的,哈哈,路昭仪的猪队友,就是她的神助攻。
  
      当然,如果文帝不那么早死更好。
  
      现在已经到了这一步,余颖自然要加把劲,帮着皇帝做好。
  
      可以说在新帝登基之后,平稳地度过过渡期。
  
      一点点长大的皇帝,已经开始用自己的头脑思考。
  
      而,余颖就渐渐开始不太参与朝政。
  
      毕竟随着皇帝的长大,大臣们对皇太后的忌讳还是比较重。
  
      甚至说起来,文皇帝在死之前,曾经留下一张挟制皇太后的圣旨,就是怕余颖做大。
  
      对于这一些,余颖早就有所准备。

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