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字体:
正文 第五十一点 山雨欲来风满楼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  明国地处北方,冬季严寒肆虐,一片肃杀,萧瑟枯木,没有一点生机。北国风光,冰雪银雕,好一片冰晶世界。
  而如今正值初春季节,鸟语花香,万物复苏,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。花红柳绿,树木成荫,苍林叠翠,泉海飞流,山水倒影,大好河山壮丽雄浑。
  明国都城,燕京城。
  灯火阑珊,街道冷清,行人稀少,城内已不复白昼的繁华热闹,夜黑风高,一丝丝凉意被风捎起,送入漆黑的远方。
  城北方向,坐落着一座王侯府邸,雄伟大气,两尊石狮雄风昂扬,悬挂的灯笼还有微弱的烛光,牌匾上书写着“安定侯府”四个大字。大门紧闭,站在两旁的家将手握长剑,昏昏欲睡。
  视线转入府内,大厅内灯火辉煌,似乎主人还没有睡意,厅内坐着两个相貌相似的将军。如果景阳在此的话,他一定会认出,这两位将军正是在仙幻森林中率领明国大军争夺天雨石的统帅。
  这两人正是明国的名将张焕、张雷两兄弟,大哥张焕被封为“安定侯”,二弟张雷被封为“骁勇将军”,都手握重兵,是明国权倾天下的人物。
  张雷坐在下首,一脸期盼的望着坐在那里一言不发低头沉思的大哥张焕。
  张焕忽然抬起头来,问道:“二弟,都准备好了?”
  张雷急道:“嗨!我办事你还不放心?何况是这么大的事,一切早已准备好,就等大哥一声令下。”
  张焕离开座位,站起来在厅内来回踱步,突然停下脚步,回过头问道:“上次各国出征仙幻森林的都是哪些人?”
  张雷奇道:“问这个干什么?你不是都知道吗?”
  张焕冷冷的看了张雷一眼,张雷缩缩头,不敢再看大哥,悻悻道:“蜀国领兵的是赵帅,武国是蒙哲,宋国是李令武,文国是孔施仁,虞国是庞德胜,辰国是朱猛。”
  “那你认为六国之中的名将,哪些是我们最强劲的对手?”张焕继续问道。
  张雷想了一下,才说道:“武国不败军神蒙先居,宋国军神李令武,蜀国老将凌风。除了这三人,其他都不配做我们的对手。不过,上次高唐之战,蒙先居父子居然败在赵帅手中,实在是想不通。”
  张焕望着窗外夜空,“这个问题不仅仅是你想不通,恐怕全天下人都想不通,七国争霸天下,冥冥之中似乎有一个推手在掌控着一切。”
  张雷猜测道:“难道是所谓的天命?”
  张焕嘲讽道:“什么天命?可笑至极!谁拥有强大的力量,谁就是天命!谁就是主宰!”
  随即正色,问道:“宋国答应合作了?”
  张雷说道:“答应是答应了,可是宋国给出的条件……”
  “什么条件我都答应!”
  “明国向宋国称臣,并且割地一个郡给宋国。”
  “什么郡?”
  “太云郡!”
  张雷叹气道:“唉!与宋国合作,无异于与虎谋皮,即使我们成功了,也要受制于宋国。太云郡是产粮之地,粮仓众多,如果割给宋国,对于将来我们问鼎天下,有不小的影响。兵马未动,粮草先行。产粮之地很重要。”
  张焕沉吟了片刻,眼中流露出浓重的杀意,一掌拍出,将外面的假山拍的粉碎,他竟然也是一个高手,以睥睨天下的姿态去君临天下,这就是他的决心。“告诉宋国皇帝,我答应!十天后,行动!”
  张雷顿时大喜:“大哥!我这就去联系宋国特使。”
  “宋国?拿了我的!我会让你吐出来!”张焕神情狰狞可怖。
  ……
  明国皇宫,承德殿。
  明国皇帝夏世杰坐在龙椅上,一脸疲惫,他已经六十八岁了,垂垂老矣,混浊的眼睛,佝偻的身躯,已没有一个君王君临天下的气势了。他望着站在下面的朝臣,他知道这些朝臣已经对自己这个皇帝不再畏惧,自己失去了威震天下的能力。
  任你容颜倾城,任你富可敌国,任你权势滔天,到头来不过一抷黄土!
  夏世杰看着放在身前的边关急报,向旁边的太监示意。
  太监清了清公鸭嗓子,尖声道:“宣安定侯觐见!”
  张焕从殿外进入承德殿,单膝跪地,高声呼道:“末将参见皇帝陛下!愿吾皇与天齐寿,一统天下。”
  夏世杰咳嗽不断,用手帕捂住嘴,咳了一会儿,才停歇,摊开手帕一看,咳出了血块,他不动声色将手帕紧紧握在手中,看着跪倒在地的张焕,眼中一道凌厉的光彩闪过,喘着粗气说道:“安定侯平身!”
  “谢皇帝陛下!”张焕站立起来,与夏世杰四目对视,片刻转移,不再对视,“不知皇帝陛下急召末将前来,所谓何事?”
  “这是边关急报。”夏世杰举起密折,顿了顿,说道,“宋国军神李令武亲率二十万大军,已经逼近边境,因此朕召你前来商榷御敌之策。”
  “末将愿意前往抵御宋国大军!皇帝陛下不必忧心。”张焕毛遂自荐,向皇帝请命。
  夏世杰忽然沉默,静静的看着跪倒在地请命出征的安定侯张焕,过了良久,脸上涌出一丝红润,大笑道:“好!安定侯不愧是大明国的中流砥柱,朕心甚慰!”
  随即神色一正,那种君临天下的气势重新回到他的身上,“安定侯听旨!朕封你为征南大将军,率军十万抵御宋国大军,务必将来犯之敌全歼,扬大明国之威!明日出征!”
  “末将领旨!决不负陛下隆恩!”
  “哈哈!朕在百战门等征南大将军凯旋归来!”
  ……
  御书房内,夏世杰抚摸着一把金光闪烁的弯刀,面容憔悴,似乎又老了几岁,他叹气道:“唉!朕是真的老了!有些人似乎等不及了,想把朕从这个位置上推下来,嘿嘿!君临天下付出的代价太大了,不知道张焕你愿不愿意付出。”
  “冯述,你跟随朕有多少年了?”夏世杰忽然说道。
  在角落里一个人影渐渐显现,是一个身穿劲装的黑衣大汉,脸上胡须浓密,大约五十来岁。他神色间似乎在缅怀什么,嘴唇颤动,“回陛下,臣跟随陛下已经三十二年了。”
  “岁月不饶人啊!想当年你被朕调到身边的时候才十八岁,转眼间,三十几年就过去了。”
  “陛下……”
  “你在朕身边做了十二年的侍卫,又做了二十年暗影首领,几乎一直生活在黑暗之中,你可对朕有所怨言?”
  “扑通!”冯述一下子跪倒在地,不停的磕头,哽咽道:“陛下对臣恩重如山,臣怎敢有丝毫怨言。”
  夏世杰不再言语,静静的看着冯述磕头,直到冯述额头流出鲜血,他突然大喝道:“冯述抬起头来看着朕!”
  冯述吓得颤颤巍巍,哆嗦道:“陛下……微臣不敢。”
  “朕说的话你不听?你想抗旨?!”
  “臣……臣遵旨!”冯述定了定神,艰难的抬起头来,看到夏世杰那张苍老的脸,以及他脸上的狂热与疯狂。
  “朕可以信你吗?”冷冰的语气,凛冽的杀意,像一把嗜血的刀。
  冯述毫不犹豫的又跪了下去,匍匐在地,冷汗滚落,颤声道:“陛下!臣愿意为陛下上刀山下火海,旦有命,无所不从!”
  夏世杰狂笑道:“好!希望你记住你今天说的话,否则,朕会将你挫骨扬灰的!起来吧!”
  冯述的心终于掉到肚子里了,在鬼门关走一遭的滋味真不好受,站立起来说道:“多谢陛下!”
  夏世杰一脸凝重,沉吟不语,过了片刻,忽然说道:“给驻扎在燕岭的司马坤传旨,让他今夜带着十万大军秘密回京,京畿重地的防卫就交给他了。”
  “微臣遵旨!”
  “你退下吧!”
  “诺!”冯述离开了御书房。
  “高恒!”夏世杰喊道。
  “老奴在。”一个老太监走进来。
  “传旨,让太子进宫!”
  “诺!”
  夏世杰提笔在桌案上写下张焕二字,然后画了一个叉,“张焕,安定侯,朕能给你荣耀,朕也能赐你死亡。”
  过了半个时辰,司礼监太监总管高恒带着太子夏浩来到御书房门外,“启禀皇帝陛下,太子殿下来了。”
  “让他进来吧!”
  太子夏浩推门而入,他相貌堂堂,只是年纪偏大,已经四十岁了。太子整了整衣冠,神色肃然,对着夏世杰拜倒,“儿臣参见父皇!”
  夏世杰无力的看着跪在下面的太子,疲倦感突然袭来,他强打起精神,缓缓说道:“你起来吧。”
  “谢父皇。”夏浩起身侍立在一旁,然后抬头看了一眼疲倦的夏世杰,眼中有喜色闪过,转瞬即逝,小心翼翼的问道,“不知父皇传召儿臣,有什么事需要儿臣去办的?有什么事父皇只需吩咐一声,儿臣立马去办。”
  “朕想要在两天以后祭祀天帝,以保我大明国国祚永存,这件事就由你来办。”
  “儿臣定不负父皇所托。”
  “还有……”夏世杰顿了顿,说道,“趁这个机会,朕想和你几位皇叔聚一聚,你给信王、宁王、靖王传旨吧!”
  “诺!父皇请放心,儿臣一定将几位皇叔请到燕京城来。”
  “这些年太子监国,勤奋有加,朕都看在眼里,你想必也乏了,回宫歇息去吧。”
  “诺!父皇保重身体,儿臣告退!”
  夏世杰望着太子离开御书房,这时高恒进来给他披上一件披风,说道:“陛下,夜已深,该安寝了。”
  夏世杰摇头道:“朕还不能睡,高恒,立刻给信王飞鸽传书,让他连夜带兵进京。”
  “诺!老奴这就去办。”
  ……
  太子夏浩回到灵星宫,急匆匆的进了密室之中,然后召集自己的门客。夏浩坐在上座,下面右手边坐着文臣,左手边坐着武将。不一会儿走进来一个青年文士,站在太子身旁。
  夏浩见人都到齐了,开口说道:“刚才父皇召本宫入宫。”
  青年文士出口问道:“不知皇帝陛下深夜召太子殿下入宫,所谓何事?”其他门客也疑惑的望向太子,想要了解事情经过。
  夏浩说道:“父皇想在两天之后祭祀天帝,然后趁这个机会邀请几位皇叔来京一聚,各位怎么看这件事情?”
  青年文士沉吟片刻,忽然露出笑意,说道:“属下猜测,皇帝陛下应该是召信王进京勤王,所谓祭祀天帝,不过是一个幌子。如今安定侯张焕已经露出马脚,兵变是迟早的事,不过是看谁布的局更好一些而已。”
  夏浩怒道:“张焕贼子!觊觎我大明国江山由来已久。”
  青年文士说道:“张焕是太子殿下的大敌,想要除去他,极为不易,他麾下兵将常年征战,战斗力惊人,是闻名七国的名将。”
  “军师,照你这样说,那还与张焕为敌干什么,这不是找死吗?”
  “就是!”
  “在我看来,张焕是徒有虚名。”
  “张焕那是没有遇到我,我一个回合就能将他斩下马来!”
  一众门客愤愤不平,磨拳擦掌,跃跃欲试,都想打败张焕,一举成名。
  军师淡淡一笑,说道:“这世界上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,张焕虽然厉害,我们也不是没有办法对付他,蒙先居不是号称不败军神吗?可是却在高唐之战中惨败。”
  夏浩喜道:“这么说,军师是有办法对付张焕了?”
  军师微笑不语……
  第二日,张焕率领十万大军向南方边境行去,出了燕京城,张焕便不再行军,下令十万大军在十里以外驻扎。

Ps:书友们,我是有琴公子,推荐一款免费小说

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